快运进入指数型增长时代:效率定生死 得电商者得天下 - 亚洲物流展、内部物流、仓储物流



今年双十一,电商大件市场正如预想的那样发生着变化。那么,接下来快运企业要面临什么样的成长环境?企业又该如何打造核心壁垒?

相比于前几年,今年快递业的双十一,似乎比较平静。

在电商平台大力促销以及强劲的交易额带动下,快递公司不断刷新自己的「战报」,中通快递毫无意外地迎来了第100亿票的诞生,「通达系」快递单日票件量也都过亿。一切都没有超出预期,以至于双十一传播最广的新闻就是——天猫双十一的销售数据过于贴合预期,而被人认为数据造假,最终逼得已经退休的马老师出面回应。

而相对而言,快运领域则热闹许多。各大快运网络破记录的数字频繁刷屏,以至于有人说,今年的双十一才是快运业经历的第一个双十一,往年双十一给快运业带来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货量爆发性增长。

事实上,这种现象2018年就初具苗头,这一年也是绝大多数企业转移战略中心的一年。种种迹象之下,业内将2018年定为快运企业转型电商大件的元年。

而今年双十一,电商大件市场正如预想的那样发生着变化。那么,接下来快运企业要面临什么样的成长环境?企业又该如何打造核心壁垒?

1、电商红利转移

三五年前的快递业的剧本,如今正在快运领域重演。

今年双十一期间,各大头部快运企业纷纷秀「战报」,破纪录的数字频繁出现在朋友圈。比如,11月12日这一天,安能再创纪录,单日货量近4.3万吨;百世快运突破3.5万吨;中通快运突破2.1万吨;顺丰快运则达到了2.3万吨,而若加上加盟体系顺心捷达的1.1万吨,那么也是一个超3万吨的体量。

仅从货量规模上来看电商与快运间的联系,似乎稍显片面;因此,披露货量规模的同时,货量排名前两位的企业安能、百世快运也公布了电商件票量业绩;其中,安能MiNi电商系列突破400000票,百世快运电商件突破334000票。

此前,安能董事长王拥军曾在公开演讲时透露过一个数据:电商件票量已经占安能全网票量的70%以上。而总结今年双十一战绩时,王拥军发了一条朋友圈指出,快运网络除了货量之外更要看票重结构,MiNi电商系列产品的票数比重量更重要。

这种思路的转变,源于他对整个市场货源结构的预判:一方面B2C「去门店化」,另一方面 分销渠道扁平化;基于这两个不可扭转的趋势,行业面临着10到20年长期可持续的货源结构转化过程。

根据易观数据的预测,今年国内的电商大件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500亿元;而贝恩咨询发布的相关数据预测也显示,预计到2020年,大家电、家装等品类的电商渠道渗透率将分别达到55%、25%。受益于大件电商渗透率的提升,电商大件市场将实现高速增长。预计5年内,这个细分市场的规模将超5000亿元,几乎相当于「再造一个快递市场」。

除了安能、百世快运、德邦这样的快运老兵外,中通快运、顺丰快运这类具备电商基因、跨界起网的企业,也将再次搭上电商这趟快车,快速成长。

这块似曾相识的土壤,正催生新一轮的战斗。

2、得电商者得天下

去年笔者曾盘点过电商大件领域的几类玩家(点击回顾原文),大致将他们分为二三线快递转型、一线快递跨界、传统零担细分、传统品牌商和渠道商转型等四大势力。

而2019年发生的一系列具备节点性意义的事件,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来看这四大势力。一是,如国通、如风达、全一等二三线快递哀鸿遍野,对二三线企业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生死问题;二是,传统的品牌商、渠道商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专业,海尔日日顺、苏宁物流等更专注于专业市场的解决方案。因此,零担快运的头部企业和一线快递的跨界者,成为电商大件市场这一细分领域的主要玩家。

受制于操作场地、设施设备、运营流程等方面的条件限制,5-70kg的大件货物是快递企业不愿意做的,因此电商大件市场逐渐形成。而这一部分货物,又需求一张能够全国发货的网络,天然契合于全网型快运型企业。

同时,业内人士认为,电商大件市场是除了快递之外,整个物流行业里第二个能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形成标准化操作体系的领域。

因此,一线快递企业逐渐渗透快运业的过程中,快运企业也终于认识到,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对于快运企业来说,电商大件不仅是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也是一个走进2C市场的机会。谁能够在这个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谁就能逐渐建立先发优势,并形成护城河。

今年以来,各大快运企业针对电商大件的产品基本成型,并且不断推出市场动作。以安能为例,其最初上线的MiNi电商小包,今年已全面升级为了MiNi电商系列;另外,除安能外,百世快运、德邦、壹米滴答、天地华宇等企业也多次调整计抛比,以及针对末端送货上楼等服务进行改革,争夺电商大件市场。

从今年双十一各家企业公布的战报数据来看,各企业面向电商大件市场推出的种种措施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双十一考验的不仅仅是收货能力,也考验企业运营服务能力。对于此,典型的考核标准就是几年前快递领域常出现的一个词:爆仓。

不过安能似乎也给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绩单——「货量暴增后,各地分拨没有出现爆仓,网络运营非常平稳」,以至于安能某网点人员感慨道:「今年双十一虽然货量很猛,但是在运营和派送上都非常完美……哪怕达到5万吨这个时效也是常态。」

3、运营效率定生死

在平稳承接了货量、票量双重记录的情况下,安能人感叹:「五年规划的第一战基本上算是胜利度过。」而按照行业以往的经验,今年的货量峰值,可能会是明年的常态。所以,对于快运企业来说,4万吨虽然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但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突破这一天花板。就像2015年,1万吨是天花板, 而2019年这只是一个二线网络的标配。

CeMAT上海物流展


今年双十一,快运领域的万吨俱乐部成员已达7个。与此同时,成为万吨俱乐部成员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短。比如,顺心捷达只用了1年就进入万吨俱乐部;此外,自安能2015年突破了万吨门槛后,从1万吨到2万吨耗时2年,从2万吨到3万吨耗时20个月,从3万吨到4万吨则仅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

某种意义上来说,当货量达到一定规模时,企业增长的指数型特征也愈加明显,货量增长会越来越快。而这或许也是安能提出未来五年日均货量增长至10万吨的底气所在。

那么,这些增量在哪里?如何拿到?

如今,快运市场与快递市场都走到了一个具有拐点意义的时间点。头部企业增长越来越快,二、三线快运却遇到了「生死劫」。今年以来,二、三线快运企业倒闭破产或者卖身于人的消息不绝于耳:远成被申请破产、大达物流和亚风快运相继传出被迫出局的消息,而这些市场份额大概率会被整合进一线网络。

这种现象与近两年来的快递市场的竞争如出一辙。从当前形势来看,快运行业正在步入快递行业的后尘,一线加速整合,企业间的竞争也将从价格战转向效率战,从盲目烧钱抢市场转向基于运营效率的规模竞争。

但规模效应的实现需要整体思维,单点技术如无人车等的应用,无法影响整体成本结构。企业需要意识到,从产品层面的综合设计,到网络层面的分拨、车线、网点运营,再到产能优化、车辆调度等,想要充分利用整个网络能力,足够强大的运营优化能力必不可少;只有拥有运营基因的团队,才能把每个改善点串起来,找到所有的优化空间,累积成一个大的机会。最终胜出者,也将是那些长期致力于运营效率优化的,具有规模化利润的,能够实现自我造血良性发展的企业。

这个运营优化能力,最后能为企业产生什么样的价值?拿安能来说,其内部有一个口号:「只要求多赚一分钱」,以安能今天的规模,每公斤只要省出1分钱,一年就能提利约1亿元;如果每年省出2分钱,利润就能增长50%。

「所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都是为了每年省1分钱、2分钱,效率上的小提升,放到非常大规模的场景里,就会带来非常明显的差异。这样的『积累效应』是别人难以复制的。」王拥军说道。



详情请点击链接:http://www.ebrun.com/20191208/363638.shtml?eb=com_chan_lcol_fy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