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港口集团“东南亚-青岛”冷链快航首航 -【物流、行业物流、冷链物流、供应链】
山东省港口集团海丰国际控股冷链生活资料东南亚-青岛快航快航首航仪式现场(摄影:秦绪腾)
“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山东省港口集团再传捷报。5月3日,伴随汽笛长鸣,山东省港口集团海丰国际控股冷链生活资料东南亚-青岛快航首航仪式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联合集装箱码头101泊位举行。
这是山东港口积极应对疫情,抢抓国际供应链条变革、国家扩大内需和居民消费升级等新机遇,联手物流伙伴保障全球物流链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畅通的有力举措,将进一步构建东南亚航线对接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的低成本、高效率生活资料进口物流大通道,满足青岛及山东港口腹地民生消费需求,为“六稳”“六保”做贡献。同时,将助力山东港口打造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冷链港、生活资料港和“一带一路”海上战略支点,促进“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
抢抓机遇,转型升级,大时代下的“冷”与“热”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国民经济呈现出由生产者主导向消费者主导、由生产推动到消费拉动的趋势性特点,后疫情时代加速了“冷”、“鲜”食品的消费趋势,冷链物流加速崛起,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新风口。
地处“一带一路”十字交汇点和“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关键节点的山东港口,肩负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重要使命,自贸区、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持续赋能,改革红利叠加释放,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在新机遇与新风口的碰撞下,山东港口积极应对疫情挑战,抢抓机遇,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八大发展战略”,紧扣港口主业高效发展,依托港口优势放大发展,跳出港口窠臼创新发展,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冷链港、生活资料港,海丰国际冷链生活资料东南亚快航应运而生。
作为山东港口重要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海丰国际位列全球集装箱班轮公司运力排名第17位,运营集装箱船82艘、散货船6艘,经营航线68条,在山东各港口每周靠泊28次,是亚洲区内领先的航运物流企业及综合运输物流解决方案供应商。此次开通的冷链生活资料快线挂靠胡志明、马尼拉、民都鲁等东南亚主要港口,也是首条青岛到马来西亚的直达航线,将过去从越南经陆路运入中国的火龙果等优质水果冷链生活资料改为海运,仅需5天即可抵达青岛,为客户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冷链物流大通道,有效增强了山东港口冷链物流服务优势,为山东港口腹地市场的“果篮子”保驾护航,满足了青岛及山东腹地人民群众日益升级的民生消费需求。该航线还实现了东南亚与日韩之间的货物在青岛快速转运,进一步畅通了东盟地区对接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的国际贸易大通道。
关键一招,化危为机,大改革下的“破”与“立”
21世纪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特别是面对当前境外疫情暴发增长态势持续的严峻形势,能否保障全球供应链的物流能力,将成为中国进行全球贸易竞争的关键“胜负手”。
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带来了全球枢纽港版图的重塑。自山东港口组建以来,各港口间握指成拳、错位发展,一体化改革发展不断加速,海向,增航线、扩舱容、拓中转;陆向,开班列、建陆港、拓货源,确立了“以青岛港为枢纽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围绕各自区域腹地形成海上支线布局”的干支线网络配套发展格局,进而扩大山东港口面向“一带一路”市场的布局和覆盖,加速了青岛港东北亚航运枢纽的中心地位,越来越多的船公司选择在青岛港上航线、开大船,今年4月26日,全球首艘最大集装箱船HMM“阿尔赫西拉斯”轮就在青岛港完成首航。
2019年,山东港口青岛港完成冷藏箱吞吐量70万标准箱,连续多年保持全国沿海港口第一位。2020年春节以来,受疫情影响,航运物流业集疏运效率降低,国内大部分主要港口的冷藏箱接卸能力陆续饱和,造成船舶靠泊后无法在受影响港口卸下冷藏箱。青岛港充分发挥冷藏箱插头充足、堆场空间富余的优势,主动联系遇到困难的船公司,与客户一起重置中转路径,引导船公司转移到青岛港接卸,累计作业超过13万标箱,在有力保障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全球供应链体系畅通的基础上,为山东口岸吸引了新货源,成为港航界化危为机的经典案例。
此次首航,山东港口抢抓传统港航物流链条重构等新机遇,以冷链生活资料东南亚快航开通为切入点,全力破题冷链物流等消费升级业态,推动物流链条向深度、广度和高附加值延伸,加快由目的港向枢纽港、物流港向贸易港升级,提升供应链体系整体竞争力。
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表示:“山东港口将顺应转折,把握趋势,抢抓机遇,主动由单一生产资料运输港向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综合运输港转型,打造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冷链港、生活资料港,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为‘六稳’‘六保’贡献山东港口力量。”
来源:大众网